承父亲之业,成国家之业

来源于:知识就是力量杂志
发布时间:2024-10-12 15:22:26
    小字号

袁承业(图源:中国科学家博物馆)

“共产党员不仅是个光荣的称号,更肩负着改造世界的光荣使命,我要争取做个优秀的共产党员,名副其实的红色专家。”——袁承业

赴“北方”取经之路

作为1951年的“375壮士”之一,袁承业前往莫斯科全苏药物化学研究所从事“抗癌药物”的研究工作。

你们安心去学习,三五年回来后,国家需要你们。”周恩来总理在留学生出发前给予的这番寄语激励着袁承业。

袁承业在莫斯科大学

(图源:中国科学家博物馆)

在留学苏联期间,他兢兢业业地学习,不仅在专业知识上下足功夫,还自发地学习了“联共党史”“政治经济学”以及马列主义经典著作。

袁承业(后排右三)与研究所同学合影

(图源:中国科学家博物馆)

在科研领域深造的同时,他也心系社会主义的发展,深刻意识到“只有掌握了马克思主义,才能搞好科学技术工作”。

在他们的引领下,我国力学界团结协作,建立起完整的力学学科体系,使我国成为世界公认的力学强国。

“1/30!”新中国第一批留苏医学研究生

在新中国第一批赴苏联留学的30名医学研究生中,不仅有像袁承业这样的青年学生,还有曾参加过“长征”的红军干部。

中国首批留苏医学研究生50周年聚会(袁承业在前排左三)(图源:中国科学家博物馆)

这几位“同志”在苏联期间相互扶持,成为彼此最好的“学习伙伴”和“生活搭子”。令袁承业印象最深刻的是学习保健组织的钱信忠、学习神经外科的涂通今以及学习普通外科的潘世征。

这些老大哥在生活上也特别照顾我们,我清晰地记得潘世征是我们的党小组长,而钱信忠是党支部书记。星期天,我们经常在一起吃饭,潘世征同志的厨艺较好,常常由他掌厨,十来个人一大桌菜,吃到最后,总让我来‘总结’把剩菜都吃光……”

在遥远的异国他乡,有熟悉的同志相互照料,对于一个游子来说,无疑是最大的“安全感来源”,也是他最坚实的后盾,让他可以专心致志地学习,无后顾之忧。他全力以赴,赢得了“苏联著名教授——舍米亚金”的青睐。

1955年,袁承业获得了科学副博士学位。回国后的1956年,他进入了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,开始了在中国化学领域的耕耘之路。期间,他主持并完成了多肽合成、电离辐射化学防护药物和放毒浸渍剂等课题的研究工作。

弃医从“核”

国家的需要,就是我的责任。”

接到从事原子能研发工作的消息后,袁承业立刻放下手头的研究任务,投身我国原子弹研制工作。

他承担起了“核燃料萃取剂”的研究任务,这是我国国防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,因为缺少这种萃取剂就无法提炼出原子弹的制作原料——铀。

在他的领导下,科研小组历经一年多时间,走遍全国各地,不断进行萃取法实验。好在皇天不负苦心人,他和他的团队找到了这把“钥匙”。

终于,1964年1月14日,我国成功生产出符合标准的浓缩铀-235。随后,我国的第一个原子弹于同年10月16日成功试爆。

1988年袁承业获“献身国防事业科技奖” 荣誉证书

(图源:中国科学家博物馆)

1988年袁承业获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荣誉奖章

(图源:中国科学家博物馆)

袁承业一生致力于科学事业,培养了众多科学人才。他的故事无不彰显了他对国家的热爱和奉献精神。

数十年来,他为科学和国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,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“共产党员”不仅仅是一个光荣的称号,也如对自己的期许一样,他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“红色专家”。

了解更多科学家故事可参观中国科学家博物馆。

我们将陆续发布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相关活动内容,敬请期待,欢迎参观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