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这里,与“共和国脊梁”面对面——探秘中国科学家博物馆馆藏精华

来源于:中国科学家博物馆
发布时间:2024-10-12 14:12:16
    小字号

想一窥科学巨擘的

传奇人生和伟大成就?

想亲眼见到科学家们

曾经使用的工具和设备,

一睹他们的工作环境?

想了解他们的生活点滴,

看看科学家们

褪去光环后的平凡与伟大?
……

来“‘共和国脊梁’——中国科学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”吧!这里有190余位科学家的400余件(套)实物、400余张珍贵图片,以及10余件大型展品。1900平方米展陈面积,让你尽情探索,流连忘返。

在这里,我们不仅仅是展示,更是互动!各种科研实物与模型,还原历史,带你亲身参与到那些重大的科学发现中;与多媒体设备相结合,聆听一封封家书故事;更有多人K歌,感受科学与文化交融的魅力。

本展览共分为三部分:“党对科技界的领导”“高擎精神火炬 矢志接力奋斗”“开放合作 走向复兴”,另包含“漫漫采集 岁物丰成——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专题展”。展览都展出了哪些馆藏珍品?让我们一睹为快。

红色科创,点亮科技之光

无论在战火纷飞的年代,还是火热的和平建设时期,广大科技工作者始终汇聚在党的旗帜下,以自己的智慧乃至生命,为新中国的建立、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谱写了精彩绚丽的华章,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。

1950年8月,中华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在北京正式召开,图为开幕典礼签名旗

中:1956年,戴松恩参加十二年科学规划会议所做报告

1956年4月,遗传育种学家、中国科学院院士戴松恩参加我国《十二年科学规划》制定会议。会议期间,周恩来总理希望他搞好小麦研究工作,语重心长地嘱咐他“希望你多抓小麦研究工作,让人人都能吃上白面。”

数十年来,戴松恩始终牢记周总理的嘱托。1978年,他三次撰文建议,推动了中国首部《种子法》的制定,为新中国的种业发展殚精竭虑、奋斗终生。

1978年,尹文英出席全国科学大会后汇报手稿

1978年3月,全国科学大会胜利召开,我国科技事业迎来了“科学的春天”,一大批老科学家重新走上工作岗位。尹文英出席了这次大会。回到单位后,尹文英详细回顾会议经过,认真整理出两页手稿。

“党把我们当作国家主人,号召我们向现代化进军,邓副主席给我们当后勤部长,我们这些战士还不奋力地战斗吗?”在手稿最后,尹文英有感而发,字迹铿锵:“新的长征开始了!”

爱国薪火,奋斗与传承的故事

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心系祖国和人民,为我国科学技术进步、人民生活改善、中华民族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,并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,铸就了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。

左:应崇福在归国途中写给导师丘尔教授的信。他在信中向导师表达了迫切希望回到祖国,报效祖国的决心

“有一个国家叫中国,这个国家是我的祖国。”

写下这句话的人,是我国超声学研究奠基人应崇福。1955年,归国途中,他致信美国布朗大学罗恩·丘尔教授,讲述旅途见闻,陈述自己离开美国实验室、选择归国的原因。

“如果连我这样的人都不回去直面这些困难,那么还有什么人会去为这个所谓‘上帝都禁止’的国家服务呢?并且,如果这样一个巨大的国家不能独立自主,整个世界都将无法保持纯洁的良心,无法维持持久的和平。”

纪录片与沙盘相结合,让观众“穿越”回“两弹一星”年代

我国第一颗原子弹——“邱小姐”的1:1模型,为本次展出特地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(简称中物院)九所所史馆拆下运来的原件

20世纪50年代、60年代,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,为了保卫国家安全、维护世界和平,我国果断地作出了独立自主研制“两弹一星”的战略决策。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,包括许多在国外已经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,以身许国,怀着对新中国的满腔热爱,响应党和国家的召唤,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一神圣而伟大的事业中来。

1964年10月16日,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;1967年6月17日,我国第一颗氢弹在距地面2900米处空爆试验成功。同一时期,我国的导弹研制也取得重要突破,先后成功发射了常规导弹和核导弹。此后,随着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——“东方红一号”从戈壁大漠腾空而起,中国航天事业开启了新的纪元。

左:顾方舟《关于脊髓病研究的个人总结》手稿

右:顾方舟《怎样预防小儿麻痹症》

1957年,顾方舟临危受命,开始了脊髓灰质炎研究工作。1959年,第一批减毒活疫苗在中国生产出来,顾方舟冒着可能瘫痪的风险,以身试药,亲自喝下了第一瓶疫苗溶液;为了证明疫苗对儿童也安全,他又将疫苗给自己刚满月的儿子喝下。

1960年底,500万人份的疫苗在全国11个城市推广开来,脊髓灰质炎终于得到了控制。为了方便保存和服用,顾方舟和同事们又发明了“脊灰糖丸”。正是这颗糖丸,让脊髓灰质炎在中国彻底被消灭了。

在《关于脊髓病研究的个人总结》这份手稿中,顾方舟依据自己多年的研究经验,围绕脊髓灰质炎,详细说明了当年的发病背景、相关病毒研究和实验过程以及取得成果,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科研材料。

左:中国黄土样本

右:刘东生手稿《新黄土和老黄土》

刘东生的考察笔记

1804年以来,国际上对于黄土的成因存在两种学说——“风成说”和“水成说”。从20世纪50年代起,刘东生对黄土高原进行了大量的野外考察和实验分析,提出了有重要突破的“新风成说”。这平息了“风成”“水成”之说,为全球变化研究奠定基础。20世纪80年代,刘东生基于中国黄土重建了250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历史,使中国黄土成为古气候变化记录的最重要档案库,与深海沉积、极地冰芯并列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三大支柱,由此拉开了将中国黄土纳入研究全球环境演化框架的序幕,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作出重要贡献,为国际科学界所信服。

“黄土地是我们世世代代休养生息的地方,它是一个巨大的地质文献库,隐含着地球环境变化的各种信息,它像一把钥匙,能够解开无数的谜。”

李桓英《麻风病的防治研究》项目计划表

李桓英对麻风病研究规划意见手稿

20世纪70年代前,在彩云之南的勐腊县,曾存在着大小数十个长期与世隔绝的麻风村寨。1979年春天,麻风防治专家李桓英来到了这里。

“人活着就要为人民做点有益的事,这样活得才有意义。”在那个“谈麻色变”的时期,她始终坦然地面对面接触,从不畏惧。她严格记录病人每天每次的服药情况,持续了整整27个月。每一位后期来到这里的工作人员,都被如此细致完整的病案记录震撼和感动。

在她的努力下,云南省勐腊县的麻风患者全部治愈。李桓英实施的“短程联合化疗”经过10年监测,复发率仅为0.03%,远远低于WHO规定的1%的标准。1994年,世界卫生组织开始向全世界推广短程联合化疗方案。

谢家荣写给儿子的家书

科学家“家书诵读”多媒体设备,让观众现场聆听一封封书信里的故事

1953年,30岁的谢学锦被调入地质部地球化学探矿筹备组,1954年冬,他担任化探室主任。

对于这样的使命,谢学锦有些不自信,他对父亲谢家荣说:“我是学化学的,一点不懂得地质,怎么去领导化探室?怎么能够把工作做好呢?”

谢家荣说:“你应该发挥自己的化学所长”“用不着到野外去具体认识什么东西,做地球化学工作不需要认识具体的岩石和矿物。”父亲特别告诫他:“Be not lost in detail” (不要迷失在细节中)

这次谈话对谢学锦一生的工作起了决定性的作用。1962年,谢家荣给儿子寄去书信,对儿子提出的学术问题进行肯定和指导,同时也建议他“可以提出来,作为讨论,但千万不要肯定,更不要太尖锐的批评人,以免使人家不高兴。”

放眼全球,让智慧成果

舞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翅膀

新中国成立以来,中国科学家在党的领导下,不懈探索外交新路,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际交流。当今,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我们将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推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,同各国携手打造开放、公平、公正、非歧视的科技发展环境,让科技成果造福全人类。

除了一批批馆藏精品,本次展览还包括“漫漫采集 岁物丰成——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专题展”。2009年,经国务院批准,中国科协联合中组部等11部委共同组织实施“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”。15年来,已先后启动674位科学家的学术成长资料采集,获得实物原件资料14.7万件、数字化资料34.5万件、视频资料47万分钟、音频资料56万分钟,涵盖了中国科学家在学术成长过程中的书信、手稿、科学仪器、著作、音视频和记录中国科技发展重大事件的相关文物、文献等珍贵史料,为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藏品资源。

这里不仅是一场场展览,更是一次次科学探索的旅程。让我们一起穿越时光的长河,与那些伟大的科学家们对话,感受他们的激情,理解他们的坚持,学习他们的智慧。他们的故事,将激励我们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,无畏艰险,勇往直前。

朋友们,你还在等什么呢?快来中国科学家博物馆,让我们一起探索科学的奥秘,感受科学的力量,成为未来的科学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