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用户登录
用户登录
说起消毒,你会想起什么?是医院刺鼻的消毒水气味?还是冰凉的酒精带来的刺激感?我们难以想象的是,消毒这个概念,几乎贯穿了人类历史,甚至无时无刻不伴随着我们的生活。
#01
清洗擦拭 消毒随手
说起清洗消毒我们可能想起很多,比如酒精擦拭。但是,最有效、最便捷的消毒方式,是洗手。曾经,医生们是不洗手的!直到 19 世纪末期流行病学之父赛麦尔维斯发现,医生洗手后为产妇接生可有效降低产妇的死亡率,自此洗手才被当作医生的基本操作规范流传下来。但是,并不是流水帮我们冲刷走了这些细菌,而是洗手液、肥皂等帮我们杀灭了病原体。
#02
居家生活中的消毒药品
酒精
酒精能够破坏微生物的蛋白质结构。酒精会吸收细菌菌体内的水分,使其脱水凝固。是不是越浓的酒精消毒效果越好呢?并不是如此,更浓的酒精非但不能带来更好的消毒效果,还会降低杀菌威力。
碘伏
碘伏类的有效成分是络合碘,碘可以与细菌的蛋白质结合,从而导致氨基酸和酶产生变性,达到杀菌的目的。但是记住,如果是用碘酒(也叫碘酊)消毒的话,千万记得用酒精擦拭脱碘。因为碘酒当中含有的碘单质,长期留在皮肤表面会伤害皮肤。
#03
高温低温 让病毒无处藏身
高温灭菌
高温灭菌可谓是陪伴人类最长情的灭菌方式。简单来说一切把食物弄熟的过程就是一个高温灭菌过程。我们最熟悉的就是煮开水。19 世纪的美国华工就是因为饮用热水的习惯减少了很多流行病的发生。至今,这种灭菌方式也被传承了下来。低温灭菌
在19 世纪,法国人发现葡萄酒总是变酸,影响风味,便请来微生物学家巴斯德看看哪里出了问题。巴斯德一看,原来是酒里有醋酸杆菌。可是葡萄酒煮开会丧失香味。因此巴斯德发明了一种低温灭菌法:60℃下低温处理葡萄酒半小时,有效杀灭了醋酸杆菌。这样的消毒方法被用在了牛奶的处理上。鲜牛奶因为含有大量微生物是很难保存的,使用 70°C短暂加热几十秒,而后迅速降温至4~5°C,这样牛奶就可以延长保存时间啦。这样的处理方法也被称为巴氏灭菌法。
#04
意想不到的消毒方式
紫外线消毒灯 照照更健康
大家有没有被妈妈催促“晒被子消消毒”的经历。没错,晒被子还真可以消毒。因为阳光中有一种让人又爱又恨的东西——紫外线。在长时间的紫外线照射下,细菌 DNA 和 RNA 结构会被破坏。我们知道,DNA和 RNA 是生物的遗传物质,当变异达到一定量细菌也就死亡了。
用于消毒的紫外线灯
辐照也能消毒
辐照灭菌最常用的地方竟然是食物灭菌。通过控制辐照的剂量,我们能达到既杀灭病原体,又对人体无害的消毒效果。而且,经辐照完全杀菌法处理后的牛肉、鸡肉、火腿、猪肉、香肠、鱼虾等,在常温下能贮藏2年以上,可保持色香味。现在食品工业中大部分食物都会采用辐照灭菌方式来消毒。拿起手边的零食看看,是不是上边也有“辐照灭菌”的字样?
作为普通人,我们当然没必要把生活环境弄得像无菌室一样“干净”,但是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还是很有必要的。
关于消毒我们已经有了了解,面对最近气温的骤降,换季流感我们应该怎么预防呢?点击下方直播预约,10月16日直播间教大家如何正确预防流感,还有更多科普内容和福利活动等你哦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