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用户登录
用户登录
在东方的田野与实验室,一场关于生命蜕变的科学协奏曲正悄然奏响。《知识就是力量》10月新刊,邀您一同解码封面这些生动元素背后,中国科学家如何运用智慧,为动植物谱写“优生优育”的未来篇章。
01
机器人育种家“吉儿”
田埂旁,机器人育种家“吉儿”精准夹取花蕊,认真完成番茄杂交授粉工作……“吉儿”是全球首台可以自动巡航、 精准杂交授粉的智能育种机器人。实验数据显示,“吉儿”的授粉成功率接近80%,而且可以全天候不停歇地工作。其零部件国产化率可达100%,单台设备成本低于一名授粉工人一年的工资。“吉儿”的诞生,标志着生物技术和人工智能的结合正引领农业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。
02
大黄鱼
水池中,选育出的大黄鱼鱼苗正接受细心的照料。大黄鱼的身影,曾因过度捕捞一度远离我们的餐桌。它的“回归”与“优化”,是一场波澜壮阔的育种“闯关”。从突破人工养殖难关,到利用雌核发育、性别控制、基因组育种等现代生物技术,科研人员成功培育出生长更快、抗病力更强的新品种。如今,大黄鱼年产量已达30万吨,它是海洋渔业资源从保护到可持续利用的闪亮典范。
03
“熊猫”猪猪
外形酷似熊猫的“金华两头乌”,是制作金华火腿的唯一正宗原料,也曾因数量锐减而濒临灭绝。它的“重生”,得益于一套全方位的守护体系:在5G智慧养殖中心里,AI为它们定制餐食”;在“基因银行”中,它们的遗传物质在-196℃的液氮中永恒“备份”。品尝其美味,也成了保护这一珍贵物种的独特方式。
04
丰都车前
这株看似不起眼的小草,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,一度被宣告野生灭绝。它的“重生”是一部充满意外的科学探险。直到2015年,在重庆市江津区支坪镇重现极小种群,数年后又在四川省宜宾市发现1800余丛的种群——这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野生种群。为保障丰都车前种群的延续,科研人员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实验,为丰都车前打开了一扇重生之门。
本期《知识就是力量》将带您穿越空间站、试验田与智慧工厂,见证科技如何为每一个生命注入“中国芯”,共同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未来图景。
纸上得来终觉浅,如果您对这些神奇的“生命密码”感到意犹未尽,想了解更多有趣、有料的科普故事,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预约10月16日12:30「知识就是力量」官方直播。在这里,我们将继续科学探索之旅,期待与您相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