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用户登录
用户登录
2024年12月25日,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》,首次以法律形式确立每年9月为全国科普月。
近70年来,《知识就是力量》杂志播种科学的种子,点燃科学的梦想,以科普之光,照亮求真之路。值此全国科普月,《知识就是力量》精彩不停歇!好玩的活动、硬核的科普,邀您共赴首个全国科普月!
白露是以秋天的露水作为标志命名的节气。在24节气中,白露不显山露水,是一个过渡性的节气。白露之后就是秋分,从夏至冬的寒暑变化即将迎来最关键的转换点。
物候特征
《诗经》有云:“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。”秋天气温低,昼夜温差大,积聚在大气中的水汽凝结到草木上,当早晨太阳升起时,便形成一片片闪着光的秋露。
这些亮亮的露珠并不白,为什么被称作白露呢?原来,古代中国人按照金木水火土五行思考世界,而五行又和五色相对应,即春天甲乙木色属青,夏天丙丁火色属赤,中央戊己土色属黄,秋天庚辛金色属白,冬天壬癸水色属黑。秋露按照秋天所属的颜色,而被称为“白露”。
白露是“气始寒”的季节。白露有三候:“一候鸿雁来;二候元鸟归;三候群鸟养羞。”说的是感受到秋天的凉意,大雁开始了由北向南迁徙的旅程,很快,燕子也飞走了,留在森林里准备越冬的鸟儿,则开始为自己储藏各种食物。
民间习俗
中国各地在白露时有一些特殊习俗,比如:南京有喝白露茶的习俗,春茶鲜嫩但不耐泡,夏茶过于苦涩,而白露以后的茶则别有一份甘醇。福州人有吃龙眼过白露的习俗,据说当天吃一颗龙眼相当于吃一只鸡,可以大补身体。
浙江部分地区有过白露节的习俗,而在苍南、平阳等地,人们会采集中药中的“十样白”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,据说食后可滋补身体,去风气,治疗关节炎。这“十样白”指的是十种带“白”字的草药,像白木槿、白毛苦、白芷、白茅等,与“白露”字面上相呼应。
延伸阅读
关于秋露的传说
责任编辑|赵青云 岳袅(实习)
运营编辑|赵青云 葛悦涵(实习)
质量审核 | 王维嘉 李雅欣
图文来源 | 《知识就是力量》杂志《白露暖秋惜月华 》,撰文/刘晓峰(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、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),原文有删改,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。